今天是:
新闻资讯
黄山树木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要闻联播
如何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日期:2020-07-24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作者:马永欢  2020-07-23
沙漠河流胡杨
 
       近10年来,我国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在林权抵押贷款、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绿色农产品和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初见成效,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如何科学合理划定生态产权的边界,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对此,笔者就完善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出如下建议:
 
       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权能,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产权制度。一是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明晰生态产品的所有权及其行使主体,规范使用权,保障收益权,激活转让权,理顺监管权。完善生态产品资产权能,明确“归谁有”“归谁管”和“归谁用”。二是强力推进生态产权改革,完善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综合利用标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三是深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加快推进确权登记,着力根治林草图斑重叠的矛盾,彻底解决“一地两证”的问题。
 
高原上的牦牛 阎炎 摄
 
       完善财政投入制度,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补偿机制。一是健全生态补偿制度,重点在补偿途径、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等方面不断探索,避免出现生态改善、群众贫困的困境。二是加强中央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地和大江大河上游等重要地区的补偿,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使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和保护者有更多的获得感。三是建立健全流域下游对上游、生态受益区对保护区、自然资源消费区对资源产区、东部对西部的横向生态补偿,逐步建立体现生态价值的生态补偿制度。四是完善耕地休耕制度,开展粮食主销区对主产区的补偿试点,建立反映耕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的耕地补偿机制,激励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价格机制。建议健全完善统一规范的自然资源资产市场体系,将生态产品纳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和碳排放权等生态产权交易提供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大力发展碳汇市场,更好地实现植树造林、保护草原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的经济价值,实现生态产品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全面实施生态产品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明确生态产品的准入条件、方式和程序。探索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和代际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地实现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呼伦贝尔草原河边的牛群
 
       发展生态产权抵押贷款,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机制。一是积极探索绿色金融融资渠道,加强税费减免支持,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融资。二是拓展商业银行服务领域,在评定林农信用等级、林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按照“一户一档”的原则建立林农信息档案,发展林权抵押贷款,精准放贷。三是有条件的地区成立绿色金融银行,专门支持森林、林木和草原的抵押贷款。探索建立财政贴息制度,使植树造林、保护草原的农牧民有盼头。
       健全基础标准体系,建立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算机制。一是建立符合科学规律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制度,加快建立科学、统一的规范标准,确定不同类型生态产品的核算方法和技术规范。二是制定统一的生态产品调查和监测标准体系,及时汇交各类生态产品类别、数量和空间分布的数据库。三是开展生态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制定生态产品分类清单。四是加快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由实物向实物与价值兼顾转变,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定期评估制度。五是积极探索编制生态产品资产负债表,及时掌控各类生态产品数量和价值的变化,服务于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确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能够持续。(作者系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
 
       本网编辑:周业勇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51-62632026 传真:0551-62632026

 办公地址:合肥市黄山路618-1号安徽省林业综合楼二楼  皖ICP备08102763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