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资讯
黄山树木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院内新闻
我院夏尚光博士一项应用发明专利获国家授权
日期:2016-07-06

    201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对我院生态所所长、教授级高工夏尚光博士2014年9月申请的“一种带状立体混交降噪型城市森林配置方法”发明专利进行为期近两年的严格审查后,认为本发明相关条款符合专利法要求,属于应用型发明专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现决定授予该发明专利权,并颁发了《发明专利证书》。

    近年来,由于交通车辆的日益增多,交通噪声强度越来越大,给广大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交通噪声的能量通常占环境噪声总能量的70%~80%,特别是交通道路附近的噪音污染更严重。如何有效降除交通噪声,相关部门为此也尝试过不少方法,但目前首选方法仍是采用隔音瓦,尽管其建造成本与维护成本都非常高昂,但仅能防护隔音瓦直接遮挡部分的噪音,且毫无视觉效果;其次是采用防护林带减噪,可目前设置的防护林多为单一树种,防护模式类似隔音瓦,只能减弱直接遮挡区域的噪声。

    面对现实的需要,自2008年以来,夏尚光博士分别对南京、合肥、滁州、阜阳等多地的城市森林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依据绿色植物茎干、枝叶、绒毛等器官的“吸声器原理”,将行驶中的汽车看作一个长方形发声器,科学分类其所产生噪声的传播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反复试验。通过集成、优化,最终形成了“一种带状立体混交降噪型城市森林配置模式”,有效地发挥城市森林的降噪功能。同时,也发挥了植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其他服务功能。

    据悉,本发明主要针对“三板四带式”城市道路的噪声防治设置的(如图1),通过选择数十种适宜的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并对不同绿带上乔、灌、草的高度、冠型、栽植要求、混交林带宽度等作了具体要求,科学地配置在四条绿带上,使噪声在立体的森林空间传递过程中被多次、反复切割、反射、吸收、衰减,最终实现降噪的目的。

    生态所供稿  本网编辑 周业勇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51-62632026 传真:0551-62632026

 办公地址:合肥市黄山路618-1号安徽省林业综合楼二楼  皖ICP备08102763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