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生态建设
黄山树木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建设 > 生态建设
切莫触碰生态禁区和耕地红线
日期:2020-05-02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i自然“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2020-04-30
作者:许光辉
 
       近些年,不少项目因侵占重要生态区或不符合相关重要规划、非法侵占耕地而被拆除的案例频频发生,从云南洱海边的客栈,到问题“大棚房”,再到秦岭违建别墅……一桩桩案例都给人们以警醒:生态禁区和耕地红线不可触碰!
 
       对企业或个人来说,避开生态禁区合理选址,依法依规拿地用地,本是投资项目最基本的前提和要求,但有的人却把相关法律法规看成“不带电的高压线”,只信奉“关系学”,讲究一个“胆儿大”,只要能通过各种关系、各种手段,或者地方政府“承诺”拿到土地,既不考虑项目位置是否在生态禁区,也不考虑用地是否合法,就放心大胆地大兴土木,投资建设上项目。
 
       而一些地方政府,过去多年来习惯搞“先上车后补票”,在招商引资中,只要来投资,啥事都好办,任由企业点地选地。不符合规划的“承诺”调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承诺”调地,没有手续或手续不全的则允许先开工。甚至,有的地方避开土地征转,违规发放国有建设用地使用证、出具规划条件等。这种漠视法律法规的行为都终将自食其果,问题的根源可以归结成一句话:不懂法、不讲法、不依法。
 
       面对沉重而深刻的教训,不管是政府或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切实增强生态优先意识、依法依规用地意识,加强相关涉地法律、产业政策学习,提前评估风险,谨慎投资,防止今后再次掉入黑洞。在此,笔者想作以下几点提醒:
 
       一要避开禁区。重点考察了解项目选址是否在禁止建设区域,主要包括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重要的河道、湖泊、水库管理范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自然岸线、无居民海岛禁止开发区、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等。
 
       二要符合规划。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将加强监督实施。同时,国土空间规划法的立法工作也在推进。之所以全面“严起来”,就是要提升规划的权威性,不给任意调整规划留口子。
 
       三要考虑地类。不论是占用耕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还是未利用地,都必须依法依规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永久基本农田是条“高压线”。当前,各地正在陆续出台设施农业用地的管理细则,不管是发展休闲农业还是观光农业,同样要牢记依法依规用地这一前提。
 
       本网编辑:周业勇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51-62632026 传真:0551-62632026

 办公地址:合肥市黄山路618-1号安徽省林业综合楼二楼  皖ICP备08102763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