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第三次全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省林业厅于10月13-14日在合肥举办了全省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技术培训班。省林业厅造林绿化管理处张新法处长,省林科院汪小进院长、刘圣清副院长出席了开班仪式,省林业厅造林绿化管理处副处调许召胜主持培训会,来自全省各市、县(市、区)林业和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园林局约150人参加了培训。
张新法介绍了全省古树名木保护基本情况、全省第三次资源普查方案等情况。我省曾于2000年、2010年组织进行了两次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和普查,全省共有古树名木22251株。但全省古树名木家底不清、保护不够、管理不严等问题依然存在。此次全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将依托省林科院的技术支撑,进一步查清全省古树名木资源总量、种类、分布、生长状况等基本信息,全面掌握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建立全省古树名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动态监测体系,全面落实古树名木分级鉴定、建档管理、挂牌保护。
汪小进在致辞中表示,将根据省林业厅的安排,全面履行普查技术依托单位职责,努力做好技术支持工作,竭诚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
省林科院园林花卉所胡一民所长详细讲解了《第三次全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实施细则》,就此次全省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的任务、前期准备、技术标准、实地调查、信息汇总、鉴定、电子档案录入和总结评估等工作作了技术培训。此次全省古树名资源普查将执行《古树名木普查技术规范(试行)》、《古树名木鉴定标准(试行)》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严格质量规范,普查范围包括农村和城市,以县(市、区)为单位,逐村、逐单位、逐株进行调查记录,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内对公众开放区域内生长的树木也纳入普查范围。普查采取现地调查实测、拍照、填写相应调查登记表的形式,普查记录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经县(市、区)普查领导小组审查论证后,通过古树名木管理系统完成数据录入。省林科院园林花卉所韩文妍助理研究员对古树名木资源普查调查表的填写作了说明。
第三次全省普查工作从今年9月开始,分为宣传发动、实地调查、信息汇总、鉴定、电子档案录入、总结评估六个阶段,到明年6月结束。
园林所供稿 本网编辑 周业勇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51-62632026 传真:0551-62632026
办公地址:合肥市黄山路618-1号安徽省林业综合楼二楼 皖ICP备08102763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