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林木良种1.皖引-撒尼黑-树莓
日期:2018-07-28
树种:树莓
申请人: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良种编号:皖R-ETS-RIR-001-2013
公告日期:2013年7月3日
认定/审定:审定
认定/审定单位: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
有效期限:长期
适宜推广区域:安徽省内江淮分水岭地区
是否已转让:否
良种简介:自2003年春,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引种黄莓、欧洲红、双季红、撒尼黑、菲尔都德红、延K1、托乐米、顺K2、赛欧文、无刺黑、美国红等11个树莓品种,种植于合肥市安徽省林科院苗圃和安徽农业大学农翠园,同时将撒尼黑、延K1等引种于合肥白马山、井冈镇、六安、舒城等地进行多点试验。经9年观察分析,从生物学性状、产量、抗逆性等调查和室内经济性状分析,选育出“皖引——撒尼黑”新品种。
首次选育出适合在江淮分水岭地区立地及气候条件的具有抗旱、耐瘠薄、固土保水、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树莓优良新品种。
该品种为灌木性植物,直立型。地上部分由1a 生的基生枝和2a生的结果枝组成、枝上有刺。叶为3叶或5叶奇数羽状复叶,背面有刺,色深绿;花芽为混合芽, 花白色,单瓣。花序为伞状花序、两性花、一朵花中各有雄蕊和雌蕊多枚;自花受粉结实、果实为聚合果,色紫黑。果实长椭圆形,平均横径2.1cm、平均纵径3.1cm。3月下旬为萌芽期;5月上旬为盛花期;6月初~6月下旬为果实成熟期,6月中旬~6月下旬为集中成熟期。
丰产性:紫黑色大果型,平均单果重7g,最大单果重10g。年均株产鲜果1.5~3.0 kg,折合亩产鲜果444.0~888 kg,具有较高的丰产性。
果实品质:主要药用成分抗癌物质鞣化酸含量1.85 mg/g;主要营养成分还原糖2.93%、总酸2.31%、Vc43.05 mg/kg、可溶性总糖8.79%。
生长势和抗逆性:其生长势、单株结实量、果实品味、抗逆性等特性表现良好,同时兼具抗旱性强、抗寒性强、病虫害少等优良性状,适合鲜食、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