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闻资讯
黄山树木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要闻联播
擦亮全面小康的生态底色​——“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日期:2020-11-24
来源: 安徽日报  作者: 刘振  2020-11-2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新发展理念、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并对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作出重要部署,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筑美丽中国注入强大动力。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到实施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保护重大工程,再到开展排污许可、实行河湖长制、禁止洋垃圾入境,“十三五”时期我国成为世界上污染治理力度最大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进一步擦亮全面小康的绿色底色。
  但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不容松懈。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发展新优势,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以“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使命,“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视野,“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手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进步。
  制度筑牢“绿色屏障”。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和负面清单管理,严守生态红线”。生态红线也是发展底线,经济社会发展绝不能突破生态红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保护生态,规划先行。完善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形成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在空间上对经济社会活动进行合理限定,进一步筑牢生态安全“绿色屏障”。高度重视制度和法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硬约束作用,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转型推动“绿色惠民”。近年来,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减排增收、变废为宝的企业遍地开花,保护区的渔民成为清漂人、伐木工变身护林员,这些事例生动说明,通过技术创新、结构优化、思路转变,生态与经济能够平衡,保护和发展能够双赢。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良好的生态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关键在于找准平衡点和着力点。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推动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新进展。
  汇聚强大“绿色合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人是受益者,人人更应是行动者。 “十三五”时期,改造传统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各地追求高质量的绿色GDP;新能源车、共享单车随处可见,垃圾分类、杜绝浪费蔚然成风,绿色低碳融入生活……政府、企业、个人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人有责、共建共享的工程。良好生态离不开最广泛的绿色行动。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企业和公众,勠力同心,坚持不懈,推进绿色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增强全民族生态环保意识,鼓励绿色生产和消费,倡导健康饮食文化和良好生活习惯,严厉打击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推动形成健康文明生产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以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全民行动相联动,汇聚强大 “绿色合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久久为功向前进,美丽中国就会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本网编辑:周业勇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电话:0551-62632026 传真:0551-62632026

 办公地址:合肥市黄山路618-1号安徽省林业综合楼二楼  皖ICP备08102763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772号